乌兰毛都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内蒙古科右前旗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08-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磊 | 责任编辑:孙磊

中国网讯 随着我国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如何将草原人民的殷切发展期盼转换成产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草原文旅融合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要命题。8月11日,由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承办的“乌兰毛都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论道: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草原实践”为主题,与会相关部委领导、海内外著名文化学者、知名文旅企业家齐聚一堂,交流创新实践与经验,探讨发展机遇和挑战,凝聚共识助推草原文旅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及主旨发言


image.png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李振林为本次论坛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主持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环节。


image.png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致辞中对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独具杭盖魅力的乌兰毛都大草原是一片自然风光壮美、历史文化绚美、民俗风情大美的心灵牧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助力科右前旗“脱贫攻坚”的高校之一,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传媒特色以及学校在智能媒体、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扶贫思路,集全校之力、聚社会合力,推动产业扶贫,助力科右前旗讲好扶贫故事、发展故事。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与科右前旗党委、政府一同推动乌兰毛都草原的文化和旅游开发,为科右前旗开拓以乌兰毛都为核心的草原文化旅游创新局、开新篇,助力科右前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谱写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北疆乐章。


image.png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在致辞中指出,文旅融合在脱贫攻坚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草原文旅产业潜力巨大、优势众多。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始终密切关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领域的脱贫攻坚事业。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平台打造是“关键要素”,业态培育是“核心因素”,地域文化是“灵魂元素”。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将继续发挥自身平台和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产业资源,为政府、企业做好服务,通过文化赋能,助力地方脱贫致富,实现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李振林在致辞中对中国传媒大学为本次论坛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科右前旗是草原资源大旗和牧业生产强旗,乌兰毛都大草原孕育出独特的游牧文化、红色文化、札萨克图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建设好这片草原,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科右前旗旗委、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引领绿色发展,以“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杭盖草原、心灵牧场”为名片,书写了大美乌兰毛都的崭新篇章。本次论坛以草原为媒、以旅游为体、以文化为魂,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献计问策、聚势赋能,对提升地区影响力、号召力、品牌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科右前旗的一张亮丽名片。


image.png


在启动仪式环节,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赵建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李振林共同启动本次论坛。


image.png


在主旨发言环节,穷游网联合创始人崔莉做了题为《对草原旅行上瘾,践行草原文旅新品质》的主旨发言。她指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化危为机要从“人、货、场”三方面突破:“人”即找到消费主力人群;“货”即构建高品质旅游产品,吸引高净值人群;“场”即增加线上创新,推动文旅数字化发展。她提出,践行草原文旅品质升级需要“三步走”:第一步要挖掘草原消费客群品质需求,高效连接用户与目的地;第二步要找到品质伙伴,合作共创草原文旅品质;第三步要从内容、产品、服务、口碑等四方面共创草原文旅品质。


image.png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教授做了题为《草原文旅:快马加鞭促发展,创新融合提品质》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发展草原文旅,一是要厘清现状,把握草原文旅发展方向。近年来,以文化创意元素驱动进行市场开发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变化和发展方向,文旅融合成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草原文化旅游要跟紧时代步伐,融合文化特色,抓住技术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线上文旅和线下文旅的双重复合体验。二是要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文化传承和创新开发、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三是要“换道超车”,探索草原文旅发展新路径:深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培育优势产业,打造草原品牌;积极引进人才,开拓发展思路。


image.png


中旅协在线分会副秘书长李昌禹做了题为《草原文旅数字化升级》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数字经济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拉动经济结构变革。我国网民人数规模巨大,线上化、数字化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他提出,在草原文旅发展过程中,应当在产品方面重点关注住宿;在营销方面以线下为基石,以线上为辅助,以大促为杠杆;在数字化方面要做到文旅全链路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进。最终通过思维数字化、政策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用户数字化和服务数字化,做好数字化文旅。

 

平行论坛一

精准投资:草原文旅融合新增长极


image.png


平行论坛一以“精准投资:草原文旅融合新增长极”为主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江红主持。


image.png


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岳高峰在发言中指出,乌兰毛都草原的乌珠穆沁马正是蒙古马文化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的基石。马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传播载体和传播媒介,“文化在马背上,旅游在马蹄下”,草原的情怀与魅力需要骏马来彰显和欣赏,春秋枯荣的草原与兴衰荣辱的民族密不可分。


image.png


道融文旅发展公司创始人陈钧通过从项目建设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文旅项目高质量发展。他指出,文旅项目需维护好政府、专家、市场、投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他总结道,文化挖掘的意义在于技术串联、生活方式和价值传播,文旅发展需注重美学传播,高质量的文旅发展是可持续的,其核心在于形成文化认同。


image.png


科右前旗委副书记、旗长李振林指出,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对草原文化内核的挖掘。独特的草原文化资源禀赋是乌兰毛都草原打造“杭盖草原、心灵牧场”品牌的基石,要通过开发精品线路和亮点工程点线结合、因地制宜策划草原民族特色节庆活动、发动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草原文旅建设、开发“冬季那达慕”等冰雪文旅产品等举措,推动乌兰毛都草原不断向“全景、全民、全业、全时”的草原文旅融合发展迈进。


image.pn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和文化政策部专家Jūratė Černevičiūtė以视频形式进行发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娴颖进行现场翻译。Jūratė Černevičiūtė认为,创意产业可以推动开发及丰富旅游产品及体验,活化现有旅游资源,支持旅游产业创新,提升国家和区域形象,进一步扩展出口市场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未来,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应当依托新技术,制定恰当的品牌策略,通过故事形式呈现内容,突出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image.png


鼎盛盈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吕珂做了题为《深耕旅游细分市场,以点带面创新全域旅游新模式》的发言,他选取与科右前旗草原文化背景相近的契丹王朝项目,重点介绍了“演艺+”理念,提出应当形成深耕文化细分市场的以点带面的全域旅游模式。


image.png


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文化官赵滨通过华侨城相关项目分享了“文化IP+科技跨界转换”的全域旅游经验。他提出,应当突出政府引导、平台管理、企业参与、品牌培育、品质打造,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紧扣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开展线上文化内容挖掘和线下重点项目打造,通过产业融合,借助“林、文、旅、养、网”五业协同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产业链延伸,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


image.png


中旅联盟旅联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会明提出,结合自然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建设,以“一低一高、一轻一重”为开发理念,构建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构造以自然生态草原旅游为核心的草原文旅融合新增长极,通过主题化、差异化发展引领草原旅游产品升级。

 

平行论坛二

文化富民:草原非遗与创意开发


image.png


平行论坛二以“文化富民:草原非遗与创意开发”为主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主持。


image.png


内蒙古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葛丽英指出,非遗旅游既要显示非遗原貌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既要有个性又要兼顾市场需求。内蒙古发展非遗旅游要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工作,基于产业发展视角归类非遗项目,加强各类非遗项目发展现状研究,提炼非遗核心元素,打造非遗IP,立足市场需求进行精细化建设,追求非遗旅游的品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首创非遗总经理李跃提出,发展非遗要注重创新转化与全赋能平台。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要建设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全赋能平台。他指出,非遗创新转化有三大痛点:一是设计创新,二是渠道销售和营销,三是资金支持。坚持文化自信和“情怀”是发展草原旅游的前提,价值提升、空间联动、时间延续、文化赋能、智慧体系对草原文化旅游发展具有驱动作用。


image.png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授Micheal Keane以音频形式进行发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舒啸进行现场翻译。Micheal Keane以具体案例介绍了澳大利亚文化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创新模式。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和“互联网+”与澳大利亚文化旅游发展经验相契合,即利用技术手段让文化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更加易于接受和传播,并使其得到振兴。


image.png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类非遗便于居家就业、增加收入的优势,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和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灿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内蒙古自治区的非遗保护,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包格日乐吐在发言中指出,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规划要以点线面结合的统筹规划做好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文化赋能旅游,振兴乡村旅游业,补齐“三农”短板。他认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要建立科研机构与乡镇合作机制,将艺术融入旅游之中,结合艺术、旅游、草原非遗文化,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链,缩小城乡差距。


image.png


腾讯文旅内容总监闫维君在发言中指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有“全资源”整合观、“全产业”融合观、“全游客”市场观、“全流程”服务观、“全场景”应用观和“全局化”发展观。要以“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供给,以“IP+”创新文化旅游方向,以“科技+”创新旅游手段,通过艺术创新实现经典文化的跨界创意演绎,通过数字化方式更好实现文化传承。

 

闭幕式


image.png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定点帮扶科右前旗扶贫挂职干部,科右前旗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京晶主持。


image.png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宣读了《乌兰毛都文化宣言》,指出当前我国草原发展已经由生产生活牧区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主要服务第一产业向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元需求转变。并发出倡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草原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多业态并重转变;建设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景观,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根植草原历史文化精髓;实现文化发展共生、共享、共建目标;开展创新融合,实现升级发展;坚持开放理念,做好外联内接;注重科技赋能,引领发展方向;创建交流平台,弘扬草原生态文化精神。


image.png


最后,论坛正式发布了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策划开发、由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高云老师团队全程参与设计的“蒙小马乌兰和毛都”表情包,该套表情包已经正式在微信表情包商城上线。未来,中国传媒大学还将继续深度开发相关文创产品,积极探索用年轻化、创意化方式推介乌兰毛都大草原,传播草原文化,助力科右前旗更好打造乌兰毛都大草原IP。


image.png


本次论坛是中国传媒大学发挥学科优势、针对科右前旗产业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一次文化扶贫行动。今后,中国传媒大学将始终作为科右前旗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构筑全社会强大合力,积极参与支持草原文化旅游事业,助力草原地区发展,增进草原人民福祉,推动国内外文旅产业资源、传播艺术资源与科右前旗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共同助力乌兰毛都大草原打造为中国新兴文化旅游目的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