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林草领域各项工作,将其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2024年,在盟委、行署科学指导下,全面推行林草长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责任落实、生态修复、生态管护和林草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精准施策、高效推进,扎实推动全盟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持续强化责任落实。盟委、行署高度重视林草长制工作,于年初发布“1号令”、印发工作要点,将林草重点工作纳入林草长考核内容,有效发挥考核指标的预期引导和督导指挥作用,引导各级干部把握重点、校准方向,形成聚力攻坚的强大合力。盟林草长制办公室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林草重点工作”模式,及时督促提醒各地推动专项整治、森林督查、禁牧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等重点难点工作,并与齐齐哈尔市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促进林草资源跨区域保护。年内,各级林草长履职尽责,聚焦防沙治沙、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等重点工作,累计开展巡林巡草1.3万余次,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38个。
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全年完成营造林28.85万亩、种草改良189.37万亩、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沙项目15万亩,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灭黄、增绿、治白”三大行动治理沙化土地47.2万亩,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全盟仅存的5.9万亩重度黄沙裸露地块全部歼灭,在全区率先实现“全域无黄”,工作成效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获孙绍骋书记高度认可;防沙治沙以工代赈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典型专刊收录并在全国推广。
不断加强生态管护。创新草原保护管理机制,制定解决草原过牧问题18条措施,辅以禁牧执法、监测、考核3个配套方案,推动草原补奖资金真正“见效发钱”。全面压实林草资源管护责任,实行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林草管护“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1万余名林草长制管护员责任区域,确保林草监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年内,全盟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无外来林草有害生物入侵和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蔓延等情况。
着力发展林草经济。林业碳汇进入全域开发阶段,首批签发的88万亩林业碳汇实现预售交易582万元、占全区总额的17%,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400万元交易任务。建设木本油料及经济林基地16.62万亩、草种繁育基地6.5万亩,新建文冠果、沙果等精深加工生产线6条、林果储藏保鲜库2个。2024年,全盟林草总产值达到53.95亿元,较2023年42.1亿元增长27.87%。
下一步,兴安盟将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林草长制改革,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林草资源管理,同时积极探索林草价值转化发展新路径,全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为实现区域绿色崛起贡献林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