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征集活动,评选出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174家并予以公示。兴安盟的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学校与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凭借其独特的生态资源、创新的自然教育模式与显著的教育成果,成功入选,为当地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更优质的实践平台。
一、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学校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候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其自然学校始建于2002年,初期面积380平方米,后经过多次扩建,现拥有室内教学面积500平方米、室外实践场地4000平方米,功能定位集“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赏娱乐”于一体。自然学校依托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以鸟类保护和湿地修复为核心,馆内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序厅、生态厅、植物厅和电教厅。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户外体验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与珍稀物种,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的自然学习体验。特别是电教室,可容纳百余人观看宣传教育片,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2019年,该自然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级“自然学校”,成为生态教育标杆,为青少年提供了亲近自然、践行绿色理念的实践平台,助力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践行者。
二、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位于科右中旗,是科右中旗首个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普教育中心,展馆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布展面积1700平方米。该中心分为湿地及湿地鸟类展厅、植物两栖昆虫展厅、天然林及猛禽展厅,全面展示科右中旗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此前,该中心已多次组织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详细解说,学生们能深入了解动物、植被和鸟类知识,对大自然生态系统有更全面的认识。
在自然教育课程与活动方面,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联合国际鹤类基金会、科右中旗教育局开创了五类自然教育课程,涵盖鸟类、植物、昆虫、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课程形式多样,包括科普教育、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带领青少年深入探索自然生态。同时,该中心还深度结合保护区的生态资源与科研成果,于2024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并挂牌“科右中旗中小学生自然教育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研学调研人员2600余人次,成为青少年亲近自然、践行绿色理念的“活态课堂”,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此次入选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兴安盟自然教育工作的认可。下一步,兴安盟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自然教育服务,通过不断创新自然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助力培养更多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时代青年,推动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